实验室概况
实验室概况
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3日
浏览次数: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由原南京医学院支援苏北的优秀教师于1958年创建。始建时寄生虫学教研组和微生物学教研组独立设置,分别由杨复曦教授和曹宗离教授任教研组长。文革期间合并为病原生物学教研组,1978年再次分为二个独立教研组,1980年更名为寄生虫学教研室、微生物学教研室,教研室主任分别为吴中兴教授和周荷美教授。1980年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建立了徐州医学院寄生虫病研究室。1998年组建免疫学教研室,王迎伟教授担任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2002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整合的要求和徐州医学院学科建设需要,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研室合并为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学科建立初期,在简陋的条件下,全体教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出色完成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学的同时,积极参与苏北地区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全体教师深入徐州疟疾疫区现场,开展查治病人和防蚊灭蚊工作;深入苏北地区对黑热病进行全面复查和监测;开展徐州地区 “婴儿钩虫病”的调查研究;并与国内多家药厂合作,在徐州、连云港等肠道寄生虫病流行区,先后用甲苯咪唑、阿苯哒唑、左旋咪唑等药物开展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治疗研究,促进抗寄生虫新药的推广使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吴中兴教授首次在苏北地区发现华支睾吸虫病人,经过跟踪随访和深入调查,发现徐州地区是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区,随后对江苏省华支睾吸虫病的流行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有效防治,研究成果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刘宜升教授主编的《华支睾吸虫的生物学和华支睾吸虫病防治》成为国内研究华支睾吸虫的必备参考书。陈有贵教授对江苏全省隐孢子病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大规模现场防治,获江苏省和徐州市科技进步奖。

 实验室前身是江苏省卫生厅于上个世纪70年代批准成立的徐州医学院寄生虫病研究室,2003年与医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实验室合并,更名为徐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室,2010年更名为徐州医学院感染与免疫实验室,并先后被评为校级、徐州市重点实验室。此后,实验室瞄准免疫代谢学这一前沿学科,2016年更名为徐州医科大学免疫代谢重点实验室,同年,获批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联合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伊拉瓦拉健康与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中澳免疫与代谢研究中心,2022年成功获批江苏省免疫与代谢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老师发扬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的风格,积极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植根苏北,深入农村学校、田头地边、居民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肠道寄生虫病普查与防治工作,为江苏省重要重要寄生虫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奉献青春和智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